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结构化面试的概述
结构化面试,亦称标准化面试,是由多名考官按照预先设计的一套包括各种测评要素在内的试题向考生提问,根据考生的回答,给出考生在各个测评要素上的得分的一种面试方式。
在结构化面试中,各个测评要素得分的总和就是考生面试的后成绩。面试中,一个题目可能包括一个或者几个测评要素,考官不是按照题目打分,而是按照考生在回答问题中反映出的各种能力也就是测评要素打分,后将所有测评要素的得分相加得出考生的面试分数。
教师招考面试实行结构化面试的方法,主要是结合教育工作实际需要,考核考生的职业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考生有要了解教师结构化面试的规律和特点,然后做相应的练习,才有可能在面试中从容应答,取得好的成绩。
二、教师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结构化面试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面试测评要素的确定以教师工作为基础
在结构化面试中,测评要素并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在系统的工作分析基础上由专家研究确定的。面试的目的是要将更适合教师岗位的应考者选拔出来,如果没有对职位要求的工作分析,那么就无法确定与拟任职位的要求密切相关的录用标准,也就无法达到面试的佳效果。所以,以教师工作为基础确定测评要素是教师结构化面试的重要特点。
(二)评价标准规范化
针对每一个测评要素,结构化面试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突出表现在每个要素都有严格的操作定义和面试中的观察要点,并且规定了每个评分等级所对应的行为评价标准,从而使每位考官对应考者的评价有统一的标准尺度。评价标准中还规定了各测评要素的权重,使考官知道什么要素是主要的、关键的,什么要素是次要的、附属的。应考者的面试成绩终是经过科学方法统计出来的。
(三)考官组成专业化
在结构化面试中,考官的人数须在2人以上,通常有5~9名考官。考官的组成一般也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常常根据拟任职位的需要按专业学科、职务甚至年龄、性别按一定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其中有一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应考者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
(四)具有较高的信度
一般而言,笔试由于命题、评分及评价的客观化程度高,所以误差相对容易控制,但对一些深层次的能力及个性表现则很难考查;而面谈可以通过考官与应试者面对面的交流,对应试者的求职动机、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性格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但传统的非结构化面试由于提问的随意性以及考官与应试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个人主观性强,误差不易控制。而结构化面试既保持了传统面谈中双向交流、综合评价、与工作实际结合紧密的优点,又吸收了笔试中的一些客观化、标准化的措施,因此显著地提高了面试的信度与效度。
三、教师结构化面试的内容和形式
教师结构化面试试题涉及的内容一般都是教育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教育法规、新课程改革等方面的论述题。除此之外,还考查考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知识背景、教育理念以及对具体问题认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对上述的一些问题不仅有一般理论性的认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能依据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来处理一般的教育教学事件。
结构化面试的试题主要以抽签的形式来确定,即将面试前确定的问题制成题签,考生入场后通讨现场抽签向考官解答题签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每个题签内含1~3道问题。考生应按照要求论述答辩,并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
在考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评委依据面试前准备好的试题答案,综合考生回答这一问题时的整体现为考生打分。
四、教师结构化面试的测评要素
结构化面试测试的目标主要是考查应试者的能力,这些具体的能力被称为测评要素。通过对教师结构化面试试题的分析,教师结构化面试测评的要素主要包括:职业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和自我控制能力、仪表举止。
(一)职业理解能力
主要考查应试者的知识、经验、成就、报考动机等与拟任岗位的匹配度。对此,应试者要精心准备相关的自我介绍以及关于报考动机的解释,争取做到回答既突出重点又简明扼要。
(二)语言表达能力
大规模的面试中通常没有相关的试题(有的地方偶尔会以演讲题的形式来测试该要素),但仍然会有一定的分值。应试者在日常言语交流中应力求用词准确、全面,表达清晰、生动流畅、富于逻辑性,这样在正式面试中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三)专业知识能力
专业知识能力类问题为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考查的试题类型。专业知识基本上多是围绕着教育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教育法规、新课程改革来设计命制。既有纯粹考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型问题,也有考查教师运用教育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问题,且后者居多。
(四)综合分析能力
也称逻辑思维能力,通常都有专门的试题对该能力加以测试。试题一般都要求应试者分析教育热点问题、社会现象或格言警句。回答问题要求全面、准确、辩证、敏捷、逻辑性强。
(五)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试题一般是要求应试者策划组织一次活动或是要求应试者对特定时空条件下彼此矛盾、冲突的几件事进行统筹安排(后一种形式的命题思路现在出现的越来越多),主要是通过观察应试者的回答来考查其计划组织的全面性、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有效性。
(六)人际沟通能力
有些地方也称人际交往能力。在测试这一能力时,命题者通常将应试者置于一个有着矛盾冲突的人际环境之中来考查应试者是否具有人际沟通与协调的意识,以及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和技巧。答题要点在于把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对教学中产生的一系列关系的意识(包括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关系的意识);人际间的适应性;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七)应变和自我控制能力
应变能力主要是通过让应试者处理教学中出现的进退两难的问题或是突发事件来考查其应急处理能力。它要求应试者能够区分各种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或是面对意外事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应试者可以从教学机智的角度,打破常规,提出解决办法。答题要点是:反应迅速,办法多,且合理合法,有效可行。
自我控制能力考查的是个性稳定性。在回答这类压力型试题的时候,应试者应注意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对压力强烈反弹,从而显示出个性的不稳定性;二是不敢直面压力,答题时回避压力,或是在压力的“胁迫”下沿着压力的方向作被动思维,从而显示出个性的柔弱。应试者正确的回答方法应该是:能够直面压力,准确地分析压力,恰当、有效地化解压力。
(八)举止仪表
对这个测评要素通常不设专门的试题,主要是由各位考官通过对应试者在面试中的具体表现做出相应的判断。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