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6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2.通过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并以此来体悟教育真谛的研究方法是( )
A.叙事研究 B.情境研究
C.模拟情境研究 D.行动研究
3.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4.下列选项哪个不属于教育目的的评价范围(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
B.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C.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
D.评价教学方法的优劣
5.下列不属于“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基本含义的是()
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D.学生是责权主体
二、判断题
6.“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
7.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 )
8.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 )
9.实验室、教材、因特网是显性课程资源,而师生关系属于隐性课程资源。( )
10.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叙事研究的概念。
3.A【解析】斯腾豪斯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课程思想,认为教师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须以对课程问题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前提,从而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
4.D【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须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标准来进行。
5.C【解析】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含义:(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二、判断题
6.√【解析】略。
7.×【解析】学生的学习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8.√【解析】“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
9.√【解析】显性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中的事物、活动等;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的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教师或学生的经验、感受、困惑、意见等。
10.×【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而成为无效劳动。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