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知觉常考的四大效应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0-02-18责任编辑:yanggua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根据人脑反映的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

物体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①空间知觉

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②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 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 的反映。

③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运动知觉分为真正运动的知觉和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

第一,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 如光点、直线、图形等) 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

第二,诱导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导运动。

第三,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或者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

第四,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它包括对别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几种偏差:

①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人们倾向于认为教师是儒雅博学的)

②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学生认为外表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强。)

③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初效应。

(第一印象)

④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近效应。

⑤投射效应。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错觉


概念: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错觉分类:

错觉的种类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时间错觉、倾斜错觉等。

4.知觉的规律

又称知觉的特征或基本特性。

①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②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③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④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知觉的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声音恒常性。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